《狗十三》:父爱名义下的青春阵痛,现实得让人泪奔
2018-12-13 18:46:36
  • 0
  • 0
  • 0
  • 0

《狗十三》:父爱名义下的青春阵痛,现实得让人泪奔


口碑佳作《狗十三》一上映就引发了观众的如潮热议,其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真实还原,如针刺一样扎着观众的心。观众之所以能因《狗十三》而频生共鸣,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大家在电影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影片如同一面镜子,把李玩的青春阵痛、成长伤痕,映照在很多影迷的心底。时而暴戾时而温馨的父亲则让不少家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成长中的青春岁月,并不都像之前那些青春爱情电影一样,总有甜腻爱情,更多时候,它往往伴随着挣扎、叛逆,是儿女与父母之间的“抗争”,还很可能是一场无休止的“拉锯战”。



13岁的李玩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原本平淡的生活因为“爱因斯坦”被打破。“爱因斯坦”是条狗,是父亲买给李玩的礼物,旨在缓解陷入僵局的父女关系。起初,李玩并不喜欢它,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后却也和它有了感情。但是,爷爷在边遛狗边买菜时,不幸将狗弄丢,这也成了一系列家庭矛盾连续爆发的导火索。




李玩与父亲的矛盾和冲突,表面上是“爱因斯坦”的走失引起的,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父女情感交流的缺失。电影里,包括父亲甚至是爷爷奶奶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明白“爱因斯坦”对李玩的重要意义,所以,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李玩要如此执着甚至偏执地去寻找它。所以,他们会说出“人不如狗,爷爷奶奶甚至不如一条狗”的气话来。



因为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且长期与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李玩与父亲的感情其实处于真空地带。“爱因斯坦”的到来,让李玩在情感上有所寄托。李玩需要的不仅是一日三餐,吃饱穿暖,作为一个13岁女孩,她非常需要父亲更多层面的关怀。由于忙工作忙交际忙圈子,更忙着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父亲与李玩越来越疏远了。毫无疑问,李玩与父亲不对称地交流和沟通,为父女冲突的升级埋下了诸多隐患。特别是当父亲将成人世界的虚伪、圆滑、功利强加于李玩时,李玩内心的朴实、善良、纯真就越会抵触,父女矛盾也越来越激烈,连连戳泪。




“你长大了,该懂事了”。“你要多体谅爸爸的难处”! “爸打你,是因为爱你”。



这是《狗十三》中父亲对李玩说的话,也是现实生活里若干父母会对子女说的话。所以,它听起来是那么熟悉,又如此讽刺。在父爱的名义下,父亲的一切所作所为似乎都有了正当理由,即便是那些不正确的言行,也都有了合理的借口。对现实真切的还原,深痛的鞭笞,让《狗十三》有了非比寻常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这部现实主义力作能在观众心中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原因之一。




诚然,通过一部《狗十三》就想解决积重难返的中国式家庭教育问题,是不现实的。但通过《狗十三》,通过李玩的残酷经历,至少可以对中国式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检讨和反思。孩子不是父母的战利品,父母更不是孩子的占有者。健康、积极、阳光、良性的父女关系,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也应该是平等的。现实却恰恰相反,多数父母都喜欢命令、指使孩子,父命难违、父话必听,否则就不是好孩子就是不孝,父母也很少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一如《狗十三》中父亲对李玩。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是一门学问;如何展示父母之爱,是一门艺术。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在看过《狗十三》后,能有所反省和检讨。如此,也不枉导演曹保平的一片诚意与匠心。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